F4类别——即美国公民为兄弟姐妹申请绿卡——名额每年为65,000,按照国家配额分配。因申请者众多,这个类别的优先日滞后显著。根据2025年6月签证公告,全球F4排期已推进到2008年9月8日,而2025年3月至6月期间整体回涨约三个月;但印度籍申请者仍停留在2006年12月1日,华人大陆籍与全球其他国家基本同步推至。
 
全球资产配置和身份规划理念的普及,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关注美国移民路径。对于拥有5000万人民币(约合700万美元)可支配资产的家庭来说,移民美国的资金是否充足、选择何种身份方案最优、如何科学配置资产,成为制定移民计划时的首要问题。
 
在全球化背景下,美国依然是众多家庭和高净值人士首选的定居和发展目的地。而波多黎各作为美国的“未合并领土”,以其特殊的地理和法律地位,在身份获取与国际资产布局方面一直备受关注。
 
美国移民政策经历了多轮调整,针对全球各类申请者的审查标准不断升级。对于华人移民群体而言,除了要关注常规材料和资格要求外,关于敏感专业的限制逐渐成为申请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。新政策背景下,部分学科与行业因涉及国家安全、核心科技和战略发展,被美国官方列为重点审查领域。
 
家庭类优先类别之中,F2A(绿卡持有者的配偶和子女)在2025年继续维持“当前”状态。这表明大多数申请者可随时递交申请,无需长时间等待,效率较高。相比之下,F1、F2B、F3、F4等类别仍处于多年排期状态,进展缓慢。F3和F4尤其滞后,F4的优先日长期维持多年,整体等待周期在十年以上。预计2025年剩余期间,F2A信誉将继续保持当前态势,而F3、F4可能依旧原地踏步。
 
亲属移民一直是美国最主要的移民通道之一。对于计划通过亲属关系获得美国永久居民身份的家庭来说,办理整个流程究竟需要多少费用,如何科学规划各项支出,是决定移民决策和后续生活质量的关键。许多申请人在规划初期容易低估或忽略部分“隐性成本”,导致后续办理过程中出现资金压力和预算缺口。
 
美国对特定国家公民实施免签待遇,法律基础是《签证豁免计划》(Visa Waiver Program)。被纳入该计划后,相关国家公民可在线申请电子旅行授权(ESTA)并在商务或旅游目的下停留不超过90天。美国官方每两年审查一次候选国的安全协作、护照安全度与签证拒签率,评估结果直接决定免签资格的存续。
 
截至2025年6月,EB-5法定投资额仍沿用改革与诚信法案生效时的两级标准。位于就业目标地区的合规项目最低门槛80万美元,其他地区要求105万美元。虽然市场曾推测通胀系数可能触发自动上调,但移民局尚未发布调价时间表,意味着申请人只要在递件日完成足额汇款,便可锁定现行门槛。
 
移民美国并非一步到位的豪赌,而是一个包含签证申请、文件准备、医疗体检与落地安家在内的系统工程。不同身份路径对资金的要求差距显著,但无论选择何种方案,都必须先明确家庭人口、资产结构与未来生活规划,才能估算一份贴合自身状况的启动资金。
 
2025财年伊始,国务院继续沿用预留配额的方式将全年名额分块分配到农村项目、高失业地区项目以及公共基建项目。三类项目占据投资类配额的三十二个百分点,其中农村类别配额高达二十个百分点。由于这些名额有独立排期和单独面签通道,选择相应项目的投资人可以避开传统队列的长期等待,在同样的递件条件下提前六到十二个月拿到审核结果。与之形成对比的,是普通类别排期再度回溯,中国与印度出生地申请人感受到最直接的时间压力。对家庭成员年龄临界的投资人而言,提前切换到有预留配额的项目成为缩短等待时间的现实解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