挪威移民政策的最新变化与签证申请要求

自2025年9月1日起,针对“要求学士或硕士学历”的专业岗位,最低年薪参照新档位执行,且如所在行业受集体协议约束,则以该协议工资为准。此类规则每年都会公告更新,雇主与申请人需按在职时点的有效标准核对。
永久居留语言与社会知识的测试要求
自2025年9月1日起,申请永久居留需通过挪威语口语A2及社会知识测试。与此前“必须完成固定课时”的做法不同,新规以考试通过为核心,并设置了因预约日期不同而适用的过渡安排。
家庭团聚的收入标准将分阶段上调
官方已公布自2026年2月1日起,评估“上一年度收入”的标准由2.7G调整为3.2G(以2024年计算口径约合391,120挪威克朗),且对在2025年2月1日前完成线上登记并支付费用的申请设置了过渡规则,仍按旧标准评估。计划家庭团聚的申请人务必核对递交与付款日期,避免因时间点不同导致材料不合规。
工作类居留许可的核心要点
对于打算“先工作、后落地”的读者,工作类居留许可仍是最常见路径。要点包括:
明确的雇佣关系:需取得挪威境内特定雇主的具体岗位,岗位通常为全职,在个别情形下接受80%岗位。岗位本身需要“专业岗位”资质,薪酬和劳动条件不得低于挪威同类职位的常规水平。
远程工作的限定:除非岗位本身包含远程职责,许可持有人不得随意以“远程”形式工作。
许可年限与变更:常见做法是每次签发两年,累计不超过六年;更换岗位类型或更换雇主从事不同类型工作时,通常需重新申请相应许可。
这些条款决定了雇佣合同与职位描述的写法。
自雇与创业路径的合规清单
希望在挪威从事自雇/创业的读者,需特别注意与“自由职业”“被动投资”不同,自雇许可强调专业资质与实际业务合同:
主体形态:官方实践中,自雇许可通常要求申请人以个人独资企业(sole proprietorship)形式经营,且不能以有限公司替代。
业务落地:需与挪威境内企业签订明确的业务合同,为该企业提供专业服务;承接业务的挪威公司须有挪威注册地址,且不得为人力派遣公司。
欧盟/欧洲经济区公民的登记规则不同:若为欧盟/欧洲经济区公民,以自雇身份在挪威长期经营,走注册程序并满足相应经营持续性要求;此路径与第三国公民申请居留许可的流程不同。
从实务经验看,自雇路径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三件事:合法的企业形态、可验证的合同与营收预期、以及与专业资质相匹配的服务内容。准备材料时,建议把合同条款、报价单、项目计划、发票样例、会计报表等串联成一套“业务闭环”,对应官方清单逐项整理,便于受理机构核对。
短期访问与入境便利
短期“探亲访友/商务/旅行”仍按申根规则执行:在180天内累计停留不超过90天,签注有效期内可在申根区通行。若计划多国行程,签证受理主体以“主要目的地或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”为准。
D类入境签证在家庭团聚受理期间可用于特定人群的提前入境,属于“等待结果期间的入境便利”工具,是否适用须以个案条件为依据。
永久居留的路径与新标准
根据2025年发布的调整,永久居留将以考试通过为主线:
预约日期在2025年9月1日及以后的申请,需通过挪威语口语A2与社会知识测试;
较早预约的个案依过渡安排适用较低门槛(A1口语),以预约时间点为界。
这意味着“何时预约”也会影响你需要准备的考试等级与材料安排。
另就自我供养而言,官方给出了近年用于永久居留评估的最近12个月收入下限口径,申请人在预约前应提前核对自己是否达标,准备好税务与薪资凭证,以减少补件与延期。
家庭团聚的收入标准与过渡安排
如果你的路径涉及家庭团聚,需关注“上一年度收入”“未来收入”的双重考量。除了已宣布的2026年2月起3.2G标准外,当前页面仍列明2024评估口径与不同亲属类型对应的金额,并要求收入须由税务机关申报记录,与工资单一致。已在2025年2月1日前完成线上登记并缴费的个案,适用旧标准的过渡规则。
对个体经营者而言,评估“上一年度收入”的证据形式会有所不同,常见做法包含纳税申报、会计报表与银行流水等,细节以官方清单及受理机构提示为准。
申请流程与材料准备的关键步骤
不同签证与居留种类在细节上有差异,但共通的流程骨架基本一致:
一是在线登记与费用支付
申请人在官方门户完成在线登记与缴费,系统会生成Cover Letter并提示材料清单。这个步是后续预约的前提,缺件可能直接导致排队延长或补件通知。
二是预约并按时递交材料与录入生物信息
材料一般在警局/外国人服务中心(SUA)或海外的VFS/使领馆提交,必须先预约。预约与受理并非由移民局前台直接办理,需要在相应平台上完成;到场时按清单交验原件与复印件、采集指纹与照片。
三是使用“清单式备料”思维
官方提供分类型的材料清单,例如家庭团聚、自雇/工作、学习等。务必按清单顺序装订,并准备能证明身份、资历、雇佣关系或业务合同、住所与资金来源的文件;自雇者需要增补企业注册、合同、账目与发票等。
合规与风险控制的实务建议
时间节点管理:薪资门槛、考试标准、家庭团聚的收入口径都有生效日期与过渡安排。请把“在线登记与付款时间、警局预约时间、合同起止时间”列为三大关键节点,并在提交前逐项核对。
合同与岗位匹配:工作许可强调“岗位需要专业资质且与你的学历/履历匹配”。岗位说明、劳动合同、薪酬条款务必与官方措辞一致,避免因“岗位类型变化”触发重新申请。

自雇材料的业务闭环:仅有注册并不足以获批,关键在于“可执行的合同+可验证的营收预期+合规的企业形态”。
短期访问的停留核算:严格遵循“90/180”与主要目的地原则,避免跨区行程导致受理主体错误或超期停留。
面向不同人群的路径提示
以工作落地者:优先锁定满足薪资与资质门槛的岗位,明确是否可“80%岗位”,并关注远程工作的合规性。对计划中长期发展的申请人,提前规划永久居留所需的语言与社会知识测试。
以自雇/创业为主者:在本国建立个人独资企业、准备与挪威客户的服务合同,并确保业务不属于人力派遣范畴;同步准备会计与合同证据链。
家庭团聚计划者:尽早评估“上一年度收入”与“未来收入”的双重门槛,尤其关注2026年的新标准及其过渡条款,合理安排登记与付款的时间。
常见误区与纠偏
把“注册公司”等同于许可:企业注册不是居留许可,未获准的身份下不得开展相应经营或工作。自雇许可强调“业务真实落地”和“合同明确”。
忽视预约与到场规则:受理环节在警局、SUA或VFS进行,必须预约且按清单带齐文件;移民局不提供现场预约窗口。
对短期访问“多国多次”判断错误:请以主要目的地与停留时长判定受理国,避免被退件或补充行程单。
对意向“挪威移民”的申请人而言,遵循官方时间节点与材料清单,是顺利获批的基础。工作类居留许可强调岗位匹配与薪资合规;自雇与创业路径强调企业形态、合同与营收证据;永居看重语言与社会知识测试的达标;家庭团聚则以明确的收入口径为核心。将签证申请要求、挪威移民政策与自身路径做精确对齐,既能减少补件,也能更快进入在挪威的学习、工作与生活节奏。